|
发表于 2009-12-25 14:54:16
|
显示全部楼层
官员买不起房,我们假装欢呼一下
官员买不起房,我们假装欢呼一下
- K+ @$ }, _3 S/ L
0 g" L- l" L2 M [: {+ l$ |3 ~$ {- `8 X; I; {; A. A: U
2009年12月25日14:09 来源:湖南红网
1 C9 W" G8 A1 f+ w# D
7 z' ^! m+ k1 E4 F) M2 m3 h: ?/ ` 23日,南京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季建业上电视节目与市民互动,在被问到房价问题时,季建业称,“说实话,以我的工资来算,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,还买不起大房。”(12月24日《扬子晚报》)* T! w, A T( I* f+ X* Q
9 x* M+ j) ^1 W/ F8 T' b9 O
季市长此番独白甚是动情,更是迎合了公众那被高房价折磨得有点衰弱的神经。这不禁让我联想起另一条新闻,“近日,央视著名记者柴静专访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,其中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——柴静问:‘我冒昧地问一句,您是副部级官员,以您的工资能买得起房吗?’贺铿回答说:‘买不起。’柴静接着说:‘我反正买不起’”。7 w+ g" }6 X/ z4 V5 _
4 y9 C; I& d# l( e4 W( b
俨然,最近高官、名人们都开始流行倒苦水了。有意或无意间,把自己塑造成高房价下的悲情角色。如季建业、贺铿、柴静这般名流都自称买房困难,那我等小老百姓,貌似唯有“蜗居”了。照此看来,大众“买房难”乃天经地义之事,实在没啥可抱怨的——毕竟人家市长也这样嘛。
9 E8 b+ U! `, g! r/ X; O+ |
8 ~' r8 ^& F- S1 w 但问题是,那些在屏幕上大倒苦水的名流们只道“买房难”,却必然是没有“住房难”的。无论季建业、贺铿抑或是柴静,想必都住得安逸。这绝非臆断,而是事实。享受的高福利,决定了他们无需为住房太过担心。换言之,他们的确“买不起房”、“买不起大房”——这是根据市场钱货交易逻辑推出的结论,有限的工资当然对冲不了骇人的房价。这种思维极具迷惑性,实际上,季市长们从来不需要掏空自己腰包,去火热的房市觅得居所。
9 k1 X ?/ R( h* q) H
# I. |$ u8 ?6 S% O/ g 既然如此,名流们又为什么喜欢说自己“差房”呢?个中原因,其实很可以理解。一来,如今房价实在高得有点过份了。怨声载道的舆论语境下,官员们现身说法以证清白。潜台词就是“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受害者啊,这是没办法的事情”。此等论调不仅平抑了民众的不满,更博得了点“坦荡、直言”的美名。再者,名流的诉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良知的回归,所要传达的无非是对民生的关切与同情。4 I6 S& a# R9 |1 o! N7 Z5 Y/ E
0 P# F! N" K6 L7 b6 i
需要提醒的是,季市长、贺副主任、柴静对民意轮番的“安慰攻势”实为双刃之剑。其固然可以让大众聊以自慰——名人、高官原来也和我等一样买不起房。但硬币的另一面便是麻痹民意,将普遍的高房价诠释为必然现象,势必消解民众对高房价的声讨。如此,楼市降温更是遥遥无期了。
. M: P2 z7 r, w. _
3 Q6 [8 T9 G4 P) F" _ 当然,房价也不是越低越好,更不是说降就降,其中利害纠结自当慎重权衡才是。在这场利益博弈中,名流要反思自己的角色扮演。决然不能只以倒苦水的方式表达下“买不起”的无奈,更应以理性且用力的声音直言如今的房价 |
|